「本文来历:九派新闻」
在国道353攀枝花段上,有一段路较为“特别”。从盐边县与会理市接壤的和爱检查站至通往攀枝花市区的雅江桥,被当地大众和过往了解路况的司乘人员称为“红格通道”。姓名背面的点评是:疏通、有序、事端少。
从前的“红格通道”并非今天容貌。这个路段是盐边县甚至攀枝花市重要的路途交通纽带,也是车辆拥堵、事端易发的“交通难管”区。全长45公里,东连凉山州、西接攀枝花市中心。串联起西攀高速公路盐边站出进口、盐边县钒钛产业园、红格世界运动康养温泉休假区、盐边县现代特征农业产品生产区和买卖集散地,沿线平交路口多达117个,触及村庄路途304公里,日均过往车辆18000辆次,其间,大型载重卡车5500辆次,农产品运送与城乡客运、工业货运交错,路途交通状况复杂。
为了把“纽带地段”打造成“展开大通道”,近年来,盐边县花大力气严管、严控、严治红格路段,以红格交警中队为单元主体,建强队伍抓服务、找准途径抓立异、投入资金抓系统,疏通了一条以“巡”保疏通、以“联”保次序、以“智”保平安的“红格通道”。
“防堵”前移,“治堵”少了被迫
在距红格镇岩羊桥约3公里的当地,有一个叫“长平”的小山坡。这儿是乡民自发集合的暂时蔬菜买卖商场,每天正午1点至下午4点,是会集的买卖时刻。
而此处的交通次序,直接影响着国道353的疏通。“这儿买卖量大,车流量大,一旦堵起来,车子能够立刻堵到主干道上去。”红格交警中队的辅警姜平说。
每天下午吃过午饭,姜平就要和搭档开着警车到商场周围巡查,在商场开市的3个多小时里,他们基本上每半个小时就要过来巡查、引导一次交通,并向大众讲解酒驾醉驾、无牌无证、违法载人、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等交通违法行为给家庭、社会带来的严峻后果,引导大众自觉抵抗违法陋俗。
“每天都要从市区来商场拉一次蔬菜,买卖、上货、回市区,一个半小时就能搞定。”菜贩徐国蓉告知记者,不堵车,省了许多时刻。
多方联动,10分钟警务圈高效应对突发状况
联动不仅在监管。本年9月,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产生了一同严峻的交通事端,一名白叟被路过的一辆卡车撞成重伤,接到报警后,红格派出所、红格交警中队快速赶到现场。
“其时,咱们分头安慰家族、操控闯祸驾驶员,现场查询、断定交通事端责任,引导现场交通。这样的速度,是以前所没有的。”红格派出所教导员刘克林介绍,这是盐边县公安局推广的所队联勤联控三级管理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项机制立异,盐边县下足功夫研讨,量体裁衣施行。交警统筹管干线、派出所管村庄、村辅警管点位,每周三所队一起在要点路段查办交通违法行为车辆;每月逢五、逢十,交警中队在国省干道、派出地点村庄路途,分点对酒驾醉驾、涉牌涉证、违法载人等要点违法行为进行查办;逢年过节、逢场赶集等重要时段,联手设防、一起严管,有用处理了警力缺乏的问题。主干道、工矿企业路途、村庄路途有人管、管得住、不失控,将辖区100分钟出警半径缩减为10分钟警务圈。
此外,红格交警中队与辖区工矿企业、村团体经济组织展开共建,立异客货运企业“红、黄、蓝”旗查核评比机制,并依托企业源头计重设备数据实时同享渠道,活跃发动更多辖区企业将数据接入渠道,依法治理,把违章超限超载行为消除在上路前。
强化硬件设备,为路途疏通增加“智能范”
为了从根本上遏止交通事端产生,盐边县在加强基础设备建造的一起,施行数字化才智管控。先后投入260万元在红格交警中队建造数字化勤务指挥室,将公安天网、交通卡口、缉查布控、区间测速、雪亮工程、超限站计重等各类视频数据信息接入指挥室。
本年7月,一座新的数字化检测站在“红格通道”启用。对过往卡车进行不泊车超限监测,完成前端预警信息“推送”、交警精准阻拦、处分信息“反应”的科技新模式,让交警与交通部门的联勤联动功率更高。
“这两年路途晓畅了,只需肯干,一天三个来回都能够收早工。”39岁的大卡车司机周相吉,每天从五道河运送原矿到盐边县新九工矿区,单程30余公里。这位跑了13年货运车的老司机对路况改变的感知愈加显着,“赚得钱越来越多,一半的劳绩要归这路。”